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风采
让市民的一日三餐更舒心 ——市供销合作总社打造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工作亮点【2016年7月29日 绍兴日报 3版】

发布日期:2016-09-2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绍兴日报 字号:[ ]


     作为食品流通的重点场所,农产品市场维系着百姓餐桌和身体健康,进一步说,还影响着芸芸众生的心情好坏和幸福指数。所以,柴米油盐,菜蔬鱼肉,南北干货……这里的每一个小窗口,折射的是大民生。
    从2012年起,市供销合作总社根据上级和市委、市政府精神,开始在下属所有国有农贸市场中落实公益性建设要求,按照“保供应、促安全、稳物价、优环境”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效,而目的只有一个——


让市民的一日三餐更舒心
——市供销合作总社打造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工作亮点
 


    产销对接,保障市场供应
    截至目前,市供销合作总社下属共有10家国有农贸市场,约占城区农贸市场总数的1/4,其中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大江、大云和东街菜市场。共设有摊位1750个,经营户1100多户,从业人员3000多人。近几年,每年合计成交额达14亿元以上,占城区农贸市场总交易额的五成左右,在我市农副产品保障供应中起着主渠道作用。
能做到以上这些,除了这些市场规模都比较大之外,还跟市场保供应的有效举措有关:实施产销对接。
    在“供销系”农贸市场中,按照大市场15%、小市场10%的比例,都设置了本地农产品直销摊位和农民自产自销专区,前者择优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进入市场经营,目前共计与全市30家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对接,并给予摊位费减半的优惠;后者是为蔬菜等农产品种养散户提供经营场所,也给予一定的摊位费优待。至2015年底,10家市场共有直销及自产自销摊位311个,经营户158户,全年优惠让利经营户约190万元。
    以批发为主的大江市场有摊位318只,根据要求,已引入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6家,普通农户22户,共提供直销及自产自销摊位52只。“通过实施产销对接,既丰富了市场货源,保障了供应,又能帮助农户解决卖难问题,一举多得。”负责经营管理城区国有农贸市场的市供销总社下属企业——绍兴市市场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江市场场长杨晓威表示。
    市供销总社还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新渠道,按照“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农产品消费量较大、距离农贸市场较远”的选址标准,建立放心农产品社区连锁经营网点,将优质农产品直接从生产基地配送到社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让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目前已建立放心连锁网点25家,成为农贸市场的有益补充。

    摊位限价,降低经营成本
    “如果不限价的话,像我们这样的摊位每个起码四五万元一年,经营压力会很大,最终成本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7月20日,正在大云市场忙活的绍兴市云祥蔬菜配送有限公司负责人余云祥感慨地说。
    余云祥已在大云市场做了20多年的蔬菜生意,规模越做越大,现在有摊位6只,而且都位于“寸土寸金”的市场主通道上。因为实行最高限价,他的这些摊位每只费用也就2.8万元左右一年。为此,这位绍兴赫赫有名的“蔬菜大佬”几乎全年坚持平价销售,回馈消费者。
    作为市场交易环节的一大组成部分,摊位费无疑是个重要成本因素,直接影响菜价的成本构成。为进一步稳定物价,让利于民,国有农贸市场统一按照“公益、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每年以上一年行业摊位价格为基准,制定各类摊位最高限价,并实行公开竞租。
    “设定最高限价就是为了避免经营户之间恶性竞争,控制经营成本,进而控制菜价。”市市场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绍闽透露,自落实摊位最高限价竞租政策以来,公司每年的摊位费收益都只上涨2%左右,最高也不超过2.5%,还不及CPI(物价指数)的涨幅。“包括新改造的市场,摊位费也基本不涨,像南江枫林市场甚至不收摊位费,只收卫生费。所以我们主要通过节省开支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按照要求,各国有市场还建有经营户文明诚信基金,每年初按各经营户摊位中标价提留15%充入基金,其中10%部分根据考核结果返还给经营户,另5%部分作为公共资金,统筹用于农产品应急供应、产销对接补贴和市场经营户培训、体检、创优考核奖励等。
    “从2012年开始,平均每年提留的金额为270多万元,返还210万元左右。此举既减轻了经营成本,有利于稳定物价,又调动了经营户配合落实管理要求的积极性。”王绍闽说。
 

    提升改造,从城市向农村延伸
    高而平整的花岗岩火烧板地面,整齐划一的摊位设计,全新的照明系统……对于越城区(高新区)皋埠镇上的居民而言,皋埠综合市场经改造后有了全新的变化。
    “原来要晒太阳的,现在全封闭就好了。还有地面,原来一下雨不能走路,现在穿着布鞋也不会湿了。”在这里做了22年豆制品生意的经营户张巧平感受颇深地说,“环境好了,无论是我们经营户还是消费者都舒服多了。”
    从2008年起,市供销总社启动了国有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并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按照“划行归市、合理布局,有利经营、方便购买,实用美观、便于清洁,通风良好、光线明亮”等市场建设商场化的要求,先期投入近3000万元对大江、大云、东街和大兴等市场进行整体提升改造。
    2015年,市市场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又投资约700万元,对皋埠综合市场和南江枫林市场进行了提升改造。其中建成已近30年、营业面积4600平方米的皋埠综合市场于9月中旬开工,12月底全面完工,2016年元旦重新开业。彻底重装后,两个市场都实现了“摊位划行归市,环境犹如超市”的改造目标。
    “今年计划对东浦市场进行改造,现已进场施工,工期为80天,预计10月底可以重装开业。届时,意味着我们下属10个国有市场全部完成了一轮改造。”
    市市场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绍闽说,在平时,公司也每年保持150万元左右的投入,用于市场硬件设施的完善和维修。目前各大市场都安装了监控视频、大屏幕显示器、多媒体信息查询及后台支持系统。此外,在软件上也同步推进,注重市场品牌化建设。公司已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大云、大江、东街等3家市场先后成功创建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和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大云市场被评为全国价格监测先进定点单位。
 

    食品检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安全受到公众越来越关注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农产品安全是摆在市场管理方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为此,国有农贸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准入、进货检查验收、信用记录、消费者投诉调解等基本制度,并加强对经营户索证索票和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探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的同时,在市场里设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目前除一个小型市场就近并入进行检测外,其他9个主要市场都设置了食品快检室。每个检测室投入20多万元购置相关设施设备,每天保持大市场60批次、小市场20批次的抽样检测密度。
    “检测项目包括蔬菜的农药残留、水产品类的甲醛、食用菌类的二氧化硫以及酱腌类制品的亚硝酸盐等。”东街市场食品检测室负责人何丽琴说,他们共有检测人员5名,每天必须到岗两人以上,一人抽样,一人检测。“因为8点半前就需要将60个批次农副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公示,我们每天7点半就开始上班了。”
    去年9月,根据市市场监管局要求,东街等3家大型市场成为食品安全“你送我检”的城区试点。对本市场销售的农副产品,每天定时接受消费者送检,并需及时告知检测结果。每次有市民送来东西检测,何丽琴他们都要做好相关登记,包括对方的联系电话,以便事后反馈。
    统计显示,10个市场全年常规检测达12万批次,合格率在99%以上。“尽管只能做到定性检测,但每天的抽样检测和‘你送我检’还是起到了提醒和督促经营户的作用,使他们牢牢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东街市场场长沈子祥说。
 

    粮批市场,打造市民“大米缸”
    在积极打造现代“菜篮子”以外,市供销总社还全力打造市民满意的最大“米袋子”,而且同样坚持一个核心理念——公益性。
    2014年10月28日,由市政府投资、市发改委建造、委托市供销总社经营管理的市粮食批发市场开门迎客。该市场占地面积80亩,建有营业用房16幢351间、成品粮仓库3幢,总投资1.2亿元,承担着城区80%以上居民的口粮及大部分学校、宾馆、企事业单位食堂粮油及制品的配送任务。
    粮油制品的质量安全同样考量着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而且因为供应量大,更是容不得出半点差池。
    市场开业的第二年,市粮食批发市场经营有限公司就花重金建立了食品检测室,相比其他市场的快检室,该检测室要“高大上”得多。里面不但可开展针对有机磷、有机氯、菊脂类等的农残检测,还配备了专门设备,在绍兴地区率先开展粮食重金属和黄曲霉素检测,每周两次进行重金属铅、汞、砷、镉和黄曲霉素等5个项目的例行检测。
    与此同时,开展对经营户的索票索证工作,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市场内所有经营户每进一批粮油,都须提供供货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粮油制品检测报告和进货单等,根据这些单据,市场为经营户建立档案,做到“一户一档”。
    为减轻经营户经营成本,同时便于管理,今年起,市场建立起文明诚信管理基金,以各经营户营业房中标价的10%作为基金,其中5%在年度合同到期时根据考评结果返还经营户,另外5%作为公共资金统筹用于各项公共服务,如为经营户统一装配营业房遮阳棚,统一制作价格牌,统一发放工作服装,统一征订报纸等等。
    另一方面,为培育市场,集聚人气,市场从开业时起,每月举办两次“市场直通车、市民体验日”活动,每次租赁大巴车直通4个社区,免费接送社区居民来市场参观体验。截至今年6月底,市场共举办活动25次,参与人群覆盖越城区94个社区、6200多人次,既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又直接拉升了交易量。
    去年,市场完成粮油交易量超30万吨,实现交易额15亿元以上,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20%和140%以上。
    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阮建明表示:“接下来,市供销总社将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和自身实际,坚持国有市场‘准公共产品’的定位,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创新管理举措、突出公益惠民,深入推进公益性建设,更好发挥国有市场的改革示范引领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